储能续航,引领未来生态

方舟集团固态安全电池技术,突破了正负极材料在聚合物形式下降低内阻的技术瓶颈,解决了循环寿命短的痛点,生产工艺、在正负极配方、制造过程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。公司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业界最安全的电池,全生命周期聚合物电池生态体系,旗下公司包括新能源储能技术研发、新型节能电机研发、电芯生产和PACK基地。

科研成果


集团技术团队通过十余年的研发,成功突破了固态电池的技术瓶颈,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电池生产制造技术,也是国内首家实现固态电芯大规模量产的企业。 

公司固态电池产品经过各类现场应用测试,其在安全性、能量密度、功率密度、快充性能、续航里程及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。公司具备全自动化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能力和敏捷的市场响应机制,固态电池产品为全球新能源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等应用场景,均能提供全面且优秀的解决方案。

专利技术


69

独立申请专利

225

主导申请专利

2000

团队申请专利

9

技术突破

1

安全性能突破

全固态电池,电芯通过国家检测部门的穿刺、跌落、挤压、切制、枪击等等专业测试,不起火自燃、不爆炸,彻底解决电池燃爆的安全问题。

2

工作温度范围突破

应用航空级技术,达到军工标准,可在极端环境下使用,工作温度范围突破-43~+120℃,全市场领先。

3

能量密度突破

固态电池最大能量密度已突破730Wh/kg.

4

快充快放性能突破

展现卓越充电放电性能可达充电3C放电8C倍率

5

生产工艺突破

为简化组装工艺,单体电芯容量可达500~1500Ah.解决了传统PACK组装后的电池参数一致性差的问题。

6

电芯结构设计上突破

电芯结构设计注重优化与电极的界面接触,减少界面电阻,提升电池整体性能。

7

核心材料突破

纳米级新材料固态电池采用自主研发新材料。

8

产品形状突破

固态电池体积小、形态多样化,适应不同空间。

9

循环性突破

突破了正负极材料在聚合物形式下,降低内阻的技术瓶颈,解决了循环寿命短的痛点,循环命可达8000-12000次。

数据对比


对比指标

三元锂电池

磷酸铁锂电池

钠离子电池

固态电池

能量密度(Wh/kg)

200~280

120~170

110~150

150~730

循环寿命(次)

1000~2000

3000~5000

1000~3000

>8000-12000

安全性

较差

良好

极好

低温性能

良好

良好

高温性能

一般

良好

良好

良好

倍率性能

0.5C~5C

0.5~3C

0.5C~3C

0.5C~15C

工作温度

-20~55℃

-10~50℃

-20~50℃

-43~+120°C